联系我们/ CONTACT US

- 电话:020-34514996
- 手机:13928710708钟经理
- 邮箱:2490653318@qq.com
-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禺山西路242号宇丰科技园A座240室
给我留言
确认提交后,我们将安排专业顾问和您联系!
新材料孕育新变革 技术交叉融合加速第二届中国
- 分类:公司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10-27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11月14日~16日,第二届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暨2019长沙新材料产业博览会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此次大会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主办,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湖南省科学技术厅共同主办。 在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势下,新材料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新材料与前沿技术交叉融合加速,研发模式变革和自主探索孕育颠覆性创新,以新材料为先导的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本次大会在此关键时期,以“创新、发展
新材料孕育新变革 技术交叉融合加速第二届中国
【概要描述】11月14日~16日,第二届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暨2019长沙新材料产业博览会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此次大会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主办,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湖南省科学技术厅共同主办。 在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势下,新材料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新材料与前沿技术交叉融合加速,研发模式变革和自主探索孕育颠覆性创新,以新材料为先导的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本次大会在此关键时期,以“创新、发展
- 分类:公司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10-27
- 访问量:0
详情
11月14日~16日,第二届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暨2019长沙新材料产业博览会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此次大会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主办,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湖南省科学技术厅共同主办。
在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势下,新材料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新材料与前沿技术交叉融合加速,研发模式变革和自主探索孕育颠覆性创新,以新材料为先导的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本次大会在此关键时期,以“创新、发展、应用”为主题,以服务国家新材料发展战略、服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服务国家先进制造业、服务地方新材料特色产业为宗旨,助推我国新材料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中国刘忠范、唐本忠、魏炳波,干勇、黄伯云、蒋士成、李元元、刘友梅、邱冠周、孙晋良、王海舟、王玉忠、吴慰祖、张联盟,国际材联韩雅芳,长沙市副市长谭勇等领导、专家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开幕式由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元元主持。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长、中国魏炳波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说,“十三五”以来,各地依托优势特色资源,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使新材料产业呈现出区域产业集群的良好发展趋势,初步形成若干产业群或产业集聚地,加速了产业链在上下游的逐步延伸,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AI、智能汽车、5G、VR、大数据等已成为拉动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稀土功能等新材料发展的新动力,新材料产业规模正在快速扩张、多项新材料产能位居世界前列,预计2025年我国新材料产值将实现10万亿元。
会上,举行了第二届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新材料成果转化奖”颁奖仪式,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周科朝主持,黄伯云、李元元和魏炳波三位院士为获奖人颁奖。获得本届大会“新材料成果转化奖”的有北京沃尔德金刚石工具股份有限公司陈继锋、中南大学粉末冶金贺跃辉、中国科 学院物理研究所黄学杰、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特种玻璃纤维与光电功能材料研究院、中建材光芯科技有限公司贾金升、中国科 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宋志棠和中国科学 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 研究所闫阿儒6位专家。
颁奖仪式后,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干勇和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 院院士刘忠范分别作了主题为《制造强国基础要素及基础能力提升》与《石墨烯新材料:从科学到工程》的精彩报告。
本届大会共设25个分论坛,其中,专业论坛20个,包括:石墨烯材料及应用论坛、先进复合材料论坛、轻金属及加工技术论坛、超硬材料论坛、有色金属新材料论坛等。大会报告主题涉及新材料战略发展、热点领域评述、高技术及先进制造业需求、新材料科创板上市及投融资等。
大会同期还举办了2019长沙新材料产业博览会。
关键新材料已站在国际竞争的前沿门槛
中国院士 魏炳波
新材料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基础。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势下,发展新材料更是世界各国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谋求政治、经济、军事战略优势的重要举措。
我们作为材料大国。材料领域的发明专利数量位居世界前茅、材料领域的论文数量达到世界前茅、材料领域的专业技能人才数量位居世界前茅。其中,院士210余人,材料科技人才115万人,每年材料类大学本科毕业生4万余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毕业人数1万余人。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2018年超过4万亿元,占我国GDP的4.4%。除此之外,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互融合的新材料创新体系逐步形成并日趋完善,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国家 工程(技术)中心和产业化基地接近400家,新材料产业研发能力在不断积累中逐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部分关键材料出现重大突破,研发、设计、生产、应用以及品种门类齐全的新材料产业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十三五”以来,各地依托优势特色资源,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使新材料产业呈现出区域产业集聚的良好发展态势,初步形成了若干产业集群或产业集聚地,加速了产业链在上下游的逐步延伸,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人工智能、智能汽车、5G、虚拟现实VR、大数据等已成为拉动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稀土功能等新材料发展的新动力。新材料产业规模正在快速扩张,多项新材料产能位居世界前列,预计2025年我国新材料产值将实现10万亿元。
我国新材料发展如此之快,是我国科技强国战略的伟大胜利。是我们广大材料人报效祖国、艰苦创业、顽强拼博取得的举世成就。
纵观新材料“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发展历程,中国新材料的基础研究正在大幅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部分领域出现了并跑甚至领跑的可喜局面。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国新材料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仍然与西方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尤其表现在高端制造业的关键材料,完全自给率仅20%左右,“大而不强,小而不优”“短板明显,长板不长”问题仍是当前的突出矛盾。与此同时,面对我国的崛起,一些西方国家开始视中国为竞争对手,在关键材料领域对我国实行了严格遏制,高端材料技术壁垒日趋严峻,国际遏制不断加强。
作为创新的主体,我们的企业原始创新能力不足,跟踪仿制成为多年的惯势,材料先行理念尚未体现,“重系统,重工艺,轻材料”给新材料留下了不科学的“短、平、快”发展空间,一些高端材料由于研发耗时长,企业已习惯依赖进口,导致“越进口就越依赖进口”“重市场、轻研发”使多数企业挣扎于“引进、加工生产、再引进、再加工生产”的怪圈。这些问题使我们的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被动局面。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上一个:
第三届新材料新工艺高峰会议大幕将启
下一个:
无
上一个:
第三届新材料新工艺高峰会议大幕将启
下一个:
无
更多动态

2023-09-18

饲料防霉剂有哪些及其作用机理
2023-08-31

水产养殖纳米银杀菌剂与常规杀菌消毒剂
2023-08-16

抗菌树脂与抗菌胶衣树脂应用介绍
2023-07-27
在线留言
ONLINE MESSAGE
客户留言
描述:

关注我们